问起全国口岸数量最多
出入境人员最多
【资料图】
车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
是哪个?
答案是
▽
深 圳
深圳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6个,覆盖海陆空铁,多年来已经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一体化、大口岸”发展格局。其中,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皇岗口岸,是我国率先实行24小时通关的口岸,是深港陆路交通的重要通道。它联结深港30多年,见证了双城的繁荣兴盛,也将迎来辉煌蝶变。
皇岗口岸新旧对比图
为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2019年,皇岗口岸正式开启重建工程。新皇岗口岸的建设情况如何?未来将为两城居民带来哪些新功能?
8月2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胡汝林做客“政民通”直播间,围绕“聚焦新皇岗口岸,推动深港紧密合作”主题,面向市民网友展开解答。
“政民通”活动现场
01
重建皇岗口岸的原因
SHENZHEN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口岸办”)提出“深港融合,口岸先行”,深港之间的货物通关量、人员通关量都是巨大的。在新的历史阶段下,皇岗口岸原来设计的流线、功能都已跟不上现阶段的发展需求,所以,市委市政府决定重新建设皇岗口岸。
据了解,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项目总占地面积8.7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8.97万平方米。重新建设皇岗口岸,不仅可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人员便捷往来的需要,还可以释放近50万平方米的土地空间用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方园区建设。
02
皇岗口岸目前的重建进度
SHENZHEN
2019年,皇岗口岸确定原址立体重建方案,确立重建“三步走”战略。
2019年6月,重建工作正式启动,目前已完成临时旅检建设、老旅检片区拆迁等前两步工作,皇岗口岸临时旅检场地已于2023年2月6日深港陆路口岸恢复通关时启用。
新皇岗口岸联检楼项目在2021年5月开始组织基坑工程施工,现在已完成基坑围护结构及立柱桩的施工。目前,项目仍在进行基坑内支撑和土石方开挖等施工。
03
重建皇岗口岸的意义
SHENZHEN
除了可有效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方园区建设外,还将进一步促进深港互联互通。
助力香港城市发展。2021年,香港提出建设北部都会区以及构建“双城三圈”,释放出香港主动推进深港融合发展的强烈信号。皇岗口岸作为“港深紧密互动圈”核心节点,是深港间唯一在建的大型陆路口岸,其建设是构建“双城三圈”最坚实的一步。
推动双城深度合作。通过皇岗口岸及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会让双城更加融合,实现硬连通、软连通、心连通。新皇岗口岸建成后,除常规公路交通外,还将接入轨道交通,包括深圳地铁7号线、深圳地铁20号线、穗莞深城际线、广深中轴城际线以及港铁北环支线;推动规则机制软联通,深港双方已初步确定在新皇岗口岸深圳侧实施“一地两检”,并推行具有深港特色、符合深港特点的“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高效便捷查验模式。
新皇岗口岸综合交通枢纽图
促进深港两地人员及经贸往来。深圳、香港的发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会在世界城市发展的格局中产生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新皇岗口岸将连接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光明科学城、宝安国际机场等重点地区,串联整个广深港科技走廊。
04
新皇岗口岸的特点
SHENZHEN
新皇岗口岸是一栋大型的单体建筑,新皇岗口岸设计以“湾区基石,国之重器”为概念灵感。“国之重器”形态沉稳厚重,抬高整体景观基座,气势更显庄重恢弘,寓意着口岸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基石重器。
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
新皇岗口岸大厅
新皇岗口岸“垂直叠放”的高效通关规划布局
新皇岗口岸大厅
最大化利用公共空间。无缝衔接周边绿化,如沿规划百合二路是一条东西向城市绿廊空间,口岸则在北侧结合绿廊空间设置对外的开敞广场。同时,在建筑设计上,新皇岗口岸结合功能布局考虑采用下沉广场的模式,与北广场等公共空间相连,方便群众使用。
巧借自然光线。整个大厅采用自然采光,吊顶单元采用深圳市市花三角梅设计形象。联检大楼屋面作为“第五立面”形象展示,可自然采光,同时设置太阳能光伏板。
功能分区设计。在总体功能布局上,采用功能分层布置、平面再划分功能区块,人车分流。
优化交通流线。在交通组织上,注重交通流线的布置,满足通关查验需要的同时,也满足市民对通关便利的需求。
增强指引功能。在标识上,充分吸收各地包括香港公共建筑标识指引优秀案例,计划打造简洁、清晰、信息有效的标识信息环境。
注重信息化建设。建立智慧口岸,为通关旅客提供相应的通关信息。
05
其他口岸升级也在进行中
SHENZHEN
深圳口岸建设将迎来新的高潮。深圳在发展,口岸也在发展,包括罗湖口岸、沙头角口岸、前海海港口岸、港深西部铁路口岸、南澳客运码头口岸等都制定了重建改造方案。在未来十年,深圳口岸的规划建设是值得期待的。
关键词: